人才再多也不嫌多,仅仅只有公司自己培养人才还是不能满足大明的需求,国有企业当然也要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是,要不然人才,仅仅只有“南华系”的话,对大明不见得是件好事啊!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
其实在朱大皇帝的心里,他当然更渴望大明的民间企业能够越办越好了,但是就眼下来说,这不过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大明是一个移民社会,移民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当然就是贫富差距小了,那怕是这些年出现了不少富人,但那些人办的企业,规模总归还是太过有限啊!资本多的不过区区几十万,少的可能只有几千元,上万元。
他们想要发展起来,就必须要一点点的完成积累。
大明不可能靠着如此缓慢积累去发展,所以大明只能选择另一种方式——大财团式的发展。
就像公司一样,在南华时代,公司不仅要兴建工厂进行工业上的发展、还要进行城市建设,与此同时,从国民教育直到医疗卫生,几乎无所不包了。
为什么现在近乎一个影子政府存在,也正是如此,在计划经济时代,权力最大的机构是那?
当然是国家计委了!
而在一定程度上,公司现在就是一个掌握了大明经济命脉的超级巨无霸吗?起到的作用,和后世的计委差不多。
不过,从今以后,他不孤单了,还有国有控股企业,嗯,这些企业还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嘛。
民间资本,这一次不仅可以吸引民间投资债券,也可以吸引他们投资国有控股企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