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凡人身之十二种疟疾,其发作的时机不同,可细察病人症状,这就可以知道病在何经脉了。
在病发作前,用餐时间内下针,初刺必能使病势衰退,再刺则见好转,三刺病必痊癒。如仍未癒,可加刺舌下之青脉位出血,再不好可刺委中青筋处出血,加上项背强y处针刺其位,病可立愈。舌下两脉即「金津玉Ye」x也。
凡用针刺疟疾时,必先问病人首发何症?何时发病?痛在何处?可先刺其未病之初。
例如:先头痛且沉重者,可先刺头上百会x,再刺攒竹二x出血。若先有背部强y症状者,可先刺其强y之位。如果是先出现腰背椎部痛者,可刺委会中处放血。如果是手臂先痛的,可先刺手少Y及手yAn明的指尖部位使之出血。又先发足胫部位酸痛的,可先刺足yAn明经指间x位出血。
风疟之人,一旦疟疾发作,必然会汗出且恶风吹,医者可刺三yAn经位在背部俞x,使之出血。若造成膝盖酸痛不已,依之更痛,不可碰触时,此名「胕髓病」。吾人可用像刀一样的馋针,在绝骨x位放血,可以立癒。身T稍有小痛者,可针足太yAn之至Yx。
凡须针各Y经之井x时,不可出血,且须隔日一刺,以不伤元气。
疟疾之人,如不感口渴,又隔日发病者,可刺足太yAn之经x。如口渴又隔日发作者,可针刺足少yAn之经x。一旦遇到温疟病人又不得汗出者,可施行五十九刺法。
课堂笔记:
1.「凡治疟,先发,如食公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这不是说及早治疗就好,而是要在病未发之时治疗是最好的。发病中就不要治。掌握时机治疗,病人就会恢复得很快。
*先发如食公顷,谓疟未发前如一饭之公顷,正气未乱,因而调之,所谓无後其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