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窗小说 > 历史小说 > 旅明 >
        “就与这伏牛山内,藏精兵三千。待它日功成,主公一朝出山再无敌手,顷刻间便成席卷天下之态。”

        “八百里伏牛山,绵延盘桓,多有易于守备藏兵之处。”

        周乙知道,这个策略的关键,还是后勤问题:“好教主公知道,铁伞门在荆襄之地积累多年,多有预备。如今只需打通武昌至南阳的粮道,这练兵所需的三千领铁甲,附带三十万斤军粮,半年内皆可运至此处。”

        听周乙夸下如此海口,饶是李自成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依旧动容:“先生此话当真?”

        “绝无虚言。便是那粮袋中所藏的铁甲,三千领只多不少。”

        周乙所说的“铁甲”,是当时在粮车中运来的第二种盔甲。这种盔甲式样简单,是情报总局在工厂批量定购的仿制甲,内在质量很高,外型和时下明军骑兵装备的制式铠甲一样。

        至于之前的山纹甲,那是用来给少数高级将领的,不可能大批装备。

        ......人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自成一干人要是再瞻前顾后,那也就不是脑袋别在裤腰上的革命家了。

        更何况对于一伙流寇来说,能有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老巢,自然是好事。之前只不过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时没反应过来。

        于是周先生的藏兵策得到了初步通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