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
随着响亮的汽笛声,棉纺厂下班了。
上海棉纺一厂是轻工业部在上海港工业园区筹建的首批重点“国有”企业之一。
所谓“重点”,就代表着至少有五名穿越众全程、专职参与了筹建工厂的全过程。乃至建厂后,依旧会有两名穿越众长期负责工厂的行政和技术管理。
这种操作在早期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穿越众人数太少,根本经不起撒胡椒面一般的扩张。
好在随着二次大会以及曹总“亲政”,陆续出现在十七世纪的新鲜穿越者,填补了穿越政权的骨架,令很多原本停留在纸面上的计划得以实施。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员工总数高达2500名,其中女工人数达到2000名的上海棉纺一厂,俨然已是十七世纪最现代化,规模最为庞大的纺织企业。
随着汽笛声响起,工厂各个车间也响起了下工铃声。
这时,位于厂区正中的蒸汽动力车间,首先关闭了阀门。高耸的烟囱中,白色烟雾渐渐稀薄。
与此同时,棉纺厂长长的滑轨铸铁厂门,也缓缓打开了。和衙门类似的内八字墙,两边墙面上用红色玻璃碎片镶着八个大字:严肃认真,团结活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