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云:“就是呀,万一娶老婆的彩礼高,你现在就把老婆本花完了,看你怎么办?”又对林彩虹说,“彩虹,到时候我们不借钱给他。”
“阿云说得对。”林彩虹笑嘻嘻的,她这两年是越来越爱笑了。
袁东海臊眉耷眼的:“你们两个女的,真扫兴!大过年的,就吃顿饭怎么了?我们三个还能吃掉八百块不成?一点也不给我面子!”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林彩虹翻他白眼,“谁天天喊着没钱没钱的?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天有钱进账,还哭穷,结果现在兜里那点钱还没焐热,就要花出去了?”
万云搂着林彩虹的肩膀,只是笑:“胖子,你听听,听听林老师的话。”
袁东海既烦,又感动,除了这两个朋友,谁又会这样为他日后的生活真心考虑呢?
三人笑闹了半天,还是决定去打边炉,买单的时候,万云和林彩虹坚持要出自己的那份钱,袁东海没辙,一顿饭二十块钱,三人分摊开了。
有时候万云也会想,自己当时毛毛躁躁去报了学厨班,花费一大笔钱,在这个培训学校里拿了个初级厨师证,除了切菜好看一点,这个证其实一点用都没有,目前来看,唯一的收获,就是有袁东海和林彩虹这两个仗义的知心好友。
关于万云每日折腾两个区去卖年货这件事,裘松龄也是知道的,有一回她跟桂春生说:“这两个孩子怎么这样不会变通?只要阿云稍稍一开口,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难道不会给他们找条好出路吗?非要去做这种进项慢的生意,吃力不讨好,人都跟着憔悴了不少。”
人和人之间的悲欢、焦躁、喜悦、幸福、对生活的感知,都是不能相通的。
裘松龄没有真正经历过苦楚,她没有饿过肚子,没有苦苦挣扎求生过,桂春生不去解释其中的幽微细节,而是说:“我本来对阿云去卖盒饭也有成见,可现在觉得他们两个踏踏实实,本本分分,不攀附,不虚浮,挺好的。阿云说她是靠双手吃饭的人,我认为她说得很对,哪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