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成没有在这时候选择追责,只是让梁志聪把所有相关的签字单子收起来,又让他跟葛宝生对设计图,一张一张,一版一版地对,对过再跟日本方再三确认,打样,由司机送到深圳罗湖关口,香港派人来接货,当日直接人肉空运到日本。
中间的花费不去提,周折过程都花了大半个月,其他的订单项目往后放,还得找借口与别的客户作推搪,相关的工作人员一日都没有休息过,连轴转要去补偿这个错误,弄得香港办公室怨声四起。
直到日本那边反馈错误率和参数误差都在可控范围内,整个昌江精密头上的紧箍咒才稍稍松开一些。
至于那八千件品相完美的产品,成了废品。
八千件废品浪费了近三吨塑胶原料,这种用在机动车零配件上的高等级的塑胶原料贵不说,且在这个时候非常难买,有时候采购的同事得到外地去跑,甚至有时候要在香港和台湾定料回来,所以要用在刀刃上。
而由合作货代报关的那一千件产品,也只能撤回,跟还未运输出去的产品一起,丢在仓库,一来一回又是费用。
事已至此,所有人都在开会检讨,自己在中间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设计版本用错、客户投诉、沟通无反馈、大环境的影响、最蠢不可及的是自作主张提前生产、浪费公司材料、每个部门的人都相信上一个部门都已经核对过数据和设计而忽视了自己的本职,种种种种没有任何技术难度的错误,造成这一场近十万的乌龙损耗,每一个环节,不论哪一个,都让姚劲成难受。
姚劲成没有骂人,甚至没有辞退人,他是个大气的、能够包容下属错误的老板,只是在生产单上签字的那几个人,令他头疼不已,说这些人没用,可前面的订单都完成得漂亮,说他们在这次的订单中犯的错误,他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梁志聪作为该项目牵头人之一,因为监管和审核不到位,年底分红和双粮被扣除,其他签字人年底多发的奖金也被扣除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用料浪费这件事,让姚劲成在广州暂时长住下来,开始查今年以来的所有收支账本,大帐小账,他都带着香港来的会计和出纳在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