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万云想起这句俗语,与周长城共勉。

        “小云,我还想继续学英语,设计也要抓住。听说现在国外有那种机器画图的新进软件,比手工的要更精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引进来,要是引进来了,我就第一个去学。”周长城现在整个人都很有劲,瓶颈时刻都在,要打破它,就保持不间断的学习和变化。

        “好呀!”万云自然举双手双脚赞同,钱都在她那儿,“英语课什么时候报名?我去银行的时候把钱取出来。”

        上半年,事情乱糟糟的,加上桂老师突然住院,后来要离开广州,就耽误了去报名学英语,周长城就把这件事放下了,现在餐馆生意上了轨道,他又升职了,英语自然也要继续学:“现在的学习班基本上都结束了,等明年吧。”

        万云:“好。其实看你不停上课,我也想去学习,就是不知道学什么好。”

        对这个,周长城的建议是:“再等等。就像是刚开始我根本没想过要学英语,如果不是被梁志聪刺激了,工作又有这个需求,谁愿意去学这种鸡肠文?你现在不知道要学什么,可能就是那个触动到你的时机还没到。”

        也有道理,万云听进去了,如果暂时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就先专注手头的事情。

        夫妻两个说完这些心里话,又说到另外的事。

        “对了,裘阿姨还是不见我们。”万云想起昨天给裘松龄打电话的事,脸上微微惆怅,“上回中秋,请她来家里吃饭,她说和朋友有约。除夕我也想请她过来吃团圆饭,现在还有三个月才过年呢,她又说已经跟朋友说好,到北京去过年,不知什么时候回广州。”

        自从桂老师离开后,周长城万云和裘松龄基本上就断了联系,裘阿姨是个坚决的人,她像是感情世界里的侠女,抽挥剑,斩情丝,对故人之事根本没有任何留恋。

        “随她去吧。”周长城说,“其实裘阿姨和桂老师是一样的人。”都不会为谁停留,半斤八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