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彩虹大概也知道自己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把妹妹托付给万云,让万云也跟着操心了,嘴上没说什么,但是给云记快餐供菜这事儿一直都是最优惠的价格,也是让阿火送到餐馆门口的。

        1993年4月,全国正式取消粮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这个政策颁布后,引起了一段时间物价的涨幅,其中就包括菜蔬饮食方面,供给失衡,不少酒楼餐厅进货成本都涨了,但万云的餐厅没有,林彩虹一直给她以原价结款,还是月结,从不催款,给了万云这个小店生存的喘气之机。

        过了一阵子,物价在政策和资源的调配下逐步回归稳定,林彩虹仍是原价,优先给这个朋友做供给,万云就感受到了她道歉的诚意,说明这个朋友还是值得往来,这是她们两人之间一点无声的默契和友好。

        在万云忙碌着店里人员变动的事时,周长城那头帮不上忙,因为他也忙得头顶冒烟。

        昌江精密广州厂的项目部正式成立,刚开年,张美娟就卯足了劲儿,给周工找了三十个来面试的人,周长城每日见这些人见得头都发晕。

        祸不单行的是于小山辞职了,他觉得在昌江待着没意思,本来顶头上司是名校毕业有本事的梁志聪,他是服气的,但中间来了个设计年限还不如自己的周组长,于小山早就烦了,今年刚好有其他机会,干脆跳槽出去了,组里现在就剩周长城和郭泉两人,无人帮忙时,只能相对加班到深夜。

        这种情况,梁志聪也烦,设计和报价两方面的事情本来就多,现在项目部成立了,这个新部门虽然是在周长城手上,但姚生的意思是让他也帮忙盯着点儿,因为项目和技术不分家。

        于是现在就变成梁志聪和周长城两人各自盯一个部门,但两人还是要碰头商量新招聘员工的事。

        梁志聪不喜欢没经验的毕业生,他主张细致地筛选应聘者,新进来的人必须至少要有三到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哪怕工资给多一点也不要紧,他实在不想带新人,在他眼里,带新人就是浪费时间!

        而周长城跟梁志聪的意见是反过来的,他希望能进来一些只工作了一年多,或经验相对不足的人,到学校里去招聘毕业生也可以。

        周工这么想,是有自己理由的,他本身就年轻,又身居“要职”,27岁的部门经理,市场上不是没有,但也很少,他是一定要压得住场子的,像是于小山和郭泉那种老油条,相处不下去,工作推不进去,周长城也会发怵,带了小团队一年多,他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工作条理和原则了,也开始明白为什么一些坐在高位的人会同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种话,任哪个领导都会喜欢跟自己一条心的下属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