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彭鹏手上还有八十万,这是从银行贷出来,准备起楼用的,跟他住在同一个酒店的人做事谨慎,一看到这政策就知道不对劲了,到处谎称自己急着用钱周转,要大出血放一块地出来,大概是怕人家起疑心,那人对每个人都说,只出手上最小的那块,恰好有一块地跟彭鹏拿的地距离不远,彭鹏一听有贪头,二话不说,立即花了五十万,就拿了下来,还美滋滋觉得自己赚到了。

        而此时,地价已经开始从两万一平在逐渐下跌,但是因为这阵子涨得太厉害,身在其中炒地皮的人,反而不把土地当商品,更像是当成股票了,因此彭鹏对这种涨跌并不太在意,有涨有跌才正常,只要最终是往上涨的就行,反正就算是跌到一万二一平,他还是赚的,过阵子,等政策风头一过,肯定还会涨回来的,现在还是想着怎么把楼给建起来。

        一直到七月中旬,身边越来越多人在出货,政策收得越来越紧,银行再不放贷,催收倒是越来越多,许多跟自己一样以酒店为家的人,跟逃命似的不停出货,不停找下家,酒店大堂每天都有好多人拿着大哥大打个不停,找大人物,找关系,找门路,而答应要给自己放贷建楼的银行迟迟没有下文,彭鹏终于开始不淡定了。

        彭鹏文化水平不高,但在这一次的地产泡沫中,他学到一个成语,叫“势如破竹”。

        他手上那块价值八百多万的地皮,不停往下跌,不过是几天的时间,到七百万,到六百万,到五百万,很快就要跌破他的入手价了,彭鹏从不可置信,到开始着急要找下家接手,可是慌乱踩踏之中,谁敢接盘?谁不是想着躲开这次的地价下跌风波?那些早早出了货的人,已经离开海南岛这个造富之地,远遁了。

        击鼓传花的游戏再玩不下去,而最后一棒,恰恰交到了彭鹏的手上。

        因为政策空前的严厉,再加上当时全国都在关注着海南这片热土,在广州的朱哥等老乡们又有钱投在了那处,眼见着报纸广播和电视上的报道,形势越来越不对,他们集合在朱哥家里,开始给彭鹏打电话。

        刚开始彭鹏还会接电话,大大咧咧说:“没事,没事,都是价格调整而已,地在人在,人在钱在,放心!”

        到后来,彭鹏的大哥大就打不通了,开始有人找到白云彭颖那里去。

        自从彭鹏从去年底到海南赚快钱之后,他每个月才回白云一趟,白云的日化厂一直在彭颖手上打理。让彭颖当个优秀的质检女工没问题,当个甩手的老板娘也没问题,但是要当一个开疆拓土的女老板,就很有挑战,一方面是要顾着家里,一方面是个人心性就不是这块料。

        好在彭鹏原先打的客户基础好,对接人稳定,厂里人也都知道彭老板是到海南挣大钱去了,现在老板娘作为管事儿的在厂里管着一切,维护原先的客户和渠道,晓得她背后还有个有本事的男人在支撑,都还算服她管理,厂里一切也在正常运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