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孤月映雪、天地苍茫,瀛州景城一如往常般,家家户户早已熄灯安歇,只有河边一座农舍还闪着几许炭火红光,屋内一名少年席地而坐,就着窗外月光经卷,在寂冷的雪夜里,凭添了几许书香暖意。

        时值大唐乾宁五年,曾经繁盛无极的帝国,历经长达二十五年的h巢之乱後,如今已成了藩镇割据的景象,各方节度使拥兵自重、互相吞并,虽然继位的李晔唐昭宗有心整复,但唐廷的颓势已如江河日下,就是大罗神仙也难挽狂澜。

        瀛州景城位於「河北道」,乃是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领地,早年学风颇盛,出了不少文士。少年的祖先曾是五经及第的小官,父亲一心向往仕宦,却因为河北是安史之乱的起源地,一向为唐廷所忌讳,他即使参加科举也屡试不中,最後只得弃读从耕,把希望寄托在这个聪明儿子身上。?

        少年自幼读书甚勤,一来出於自己喜Ai,二来也为弥补父亲遗憾,岂料战争频仍,科举竟然停办,少年仕途无望,却依然勤奋不懈,村里的人都笑他是书呆子:「读这麽多书有啥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连小姑娘都不愿意下嫁,习武投军才有出息!」

        少年生X乐达,并不在意街坊嘲笑,仍是粗茶淡饭、曲肱枕之,视富贵如浮云,一心只Ai书成痴。他白日忙碌农事,等到夜阑人静,便手持经卷,徜徉在书海之中,即使眼前贫苦交迫、远方战火隆隆,都不改志趣,尤其当他閲读到《道德经》的首章时,更是心生触动,彷佛有一GU玄奇力量x1引自己去探索另一个更高深的境界。

        暗夜深宵、万籁俱寂,少年正乐在书中,「啊――」远方微弱的惊叫声划破宁静,接着传来马蹄杂遝声和男子咆哮:「快!快追!」

        少年微微一惊,连忙爬上高桌,伸首出窗外探看,只见十数道火光将黑夜照得亮如白昼,飞扬雪霰里,一名汉子携着少nV匆匆奔了过来,想躲进河边密林里,两人脚步踉跄、沿路滴血,显然已受了伤,YAn红的血迹在雪地上特别醒目,後方十几名军装大汉便依着血滴搜索,高声呼喊:「张益!张益!快出来!」「你逃得了今日,逃不了明日,再逃,只会Si得更加凄惨!」

        「怎麽是汴梁军?」少年看清那群大汉身穿汴梁军装,不禁英眉一蹙:「这些恶寇真是胆大包天,竟敢越过边界抓人,看来朱全忠的势力又更大了,也不知刘仁恭还能抵挡多久,守得几年安稳日子?」?

        当年h巢军狠毒残酷、灭绝人X,只要粮饷不够,便大举捉拿百姓放入舂磨砦里,将活人生生捣碎,充做粮食,与「五胡乱华」并称史上最惨烈的人吃人的黑暗时期。尽管h巢之乱已过去几年,少年并未亲身经历,但村里老人心有余悸,总不停传说,那恐怖景象早已深深印在少年的脑海里。

        朱全忠本名朱温,正是h巢底下的头号大将,後来反叛h巢,改投唐廷,因平乱有功,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封号梁王,赐名朱全忠,「全忠」两字原本意谓着全心尽忠朝廷,可他终究辜负了皇帝的期盼,只全心扩大自己的势力,如今已是据地最大、兵力最强的藩镇。

        朱全忠手段凶残、武艺高强,传说一身玄秘神功――「不老」,已臻至超凡入圣的境界,在小老百姓心中,乃是百战不败的天神、杀人如麻的魔鬼,光听见他的名号,都会吓得颤栗不止,更别说有胆量与他作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