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帝问,疟的症状,有时隔二日发,有时数日一发,有时会口渴,有时又不渴,其故安在?
岐伯回答,凡隔日发作者,这是病邪和yAn气相聚在腑上,有时相遇,有时不遇,就产生了有隔日发病或数日发病的现象。疟疾者,会有YyAn更替互胜之状况,有时增重,有时减轻,就会出现时渴时不渴的现象了。
h帝问,经书云:夏伤於暑,秋必病疟。亦有时未必皆如此,为何呢?
岐伯回答,这是因四季发病之典型者。一旦有不同时,是反四时而病的。这是由於秋病时,外在气温却过於寒冷,冬病时,外在气温却不甚寒冷时造成的。春季发病时,必有恶风的症状。夏季生病时,必有多汗的症状。
课堂笔记:
1.「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这就是有余和不足的例子。
2.「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我们治疗疟,发病的时候不治,要等病退或发病之前才可以去治。
3.「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这里给针灸的禁忌下了定义:大热的时候不要治;脉气不好,常常跳跳停停,脉不准和不定时跳动时不下针;大汗以後不刺。因为这都是病气最盛的时候。此时你去治它,病气没去掉,正气又伤到了。需要等病发了、正气慢慢回头的时候,才是治它的最好时机。
4.「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病逆的时候不可治,即病气很旺盛的时候不可以治它。
5.「夫疟之始发也,yAn气并於Y。当是之时,yAn虚而Y盛,外无气,故先寒栗而也。」yAn病於Y时,出现了yAn虚,此时病人会出现寒颤、寒栗的现象。
6.「Y气逆极,则复出之与Y复并於外,则Y虚而yAn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於胜,并於Y则Y胜。Y胜则寒,yAn盛则热。」水气+yAn气→寒的情况-只要看到寒yAn表都是冷yAn热,只要看到yAn②热气+Y气→热证-Y越盛、yAn越虚时,病气进来就会产生热的现象。这是病邪入里蓆的情况。【水气来了,而yAn气不足以抵抗yAn虚,则寒;热邪来了,而Y气不足以制衡Y虚,则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