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城在旁边看着小云郁闷的脸色,也是懒得劝了,雪姐不说新年好,可你也没主动问,姐妹两个都是倔驴,幸好没有长期生活在一起,不然他和姐夫两人天天都犯愁。
哎,也不知道她们姐妹什么时候能和好?
想着,周长城把万云拉起来:“走吧,桂老师今晚和裘阿姨出去,应该不会回来了,我们别闷在家,也出去放烟花。今年好不容易攒了点儿钱呢,放炮庆祝一下。”
去年他们攒了一万六,都没有这七千这样珍视,果然是失去了,才能明白它的珍贵。
说到攒钱了,万云就高兴,抛开和万雪闹的不快,站起来和周长城出门去玩儿,存折上有钱了,他们的心又更安定了一点,对广州这个城市更有了一点归属感,对自己的人生掌控感又更强了一点。就是这么一点儿一点儿,积累起属于他们人生的厚度。
今年年三十,周长城万云夫妇还是跟桂春生和裘松龄一起过的,裘松龄照例拎着不少礼物上门,都是些他们平日在广州没有见过的巧克力和小玩意儿,为了身体健康的缘故,桂春生不怎么吃,全都便宜了周长城和万云两个小朋友。
前阵子,趁着裘松龄不在,万云悄悄问过桂春生:“桂老师,您和裘阿姨之间,到底谁更有钱?”在她眼中,两位都是属于有钱人,但是她分不出谁更胜一筹。
桂春生听罢哈哈大笑,问她何出此言?
万云有些别扭地把自己在裘松龄写字楼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周长城已经听过一回了,再听还是觉得跟天方夜谭似的,就一幅画居然要花几万美金?他在外资厂工作,对美金值钱的概念比万云更强,有时候他们为了几万美金的单子就得加班一个星期,可人家一幅画,轻轻松松就抵他们一整个订单,订单做完就做完了,这些画过几年还能翻倍涨价,跟谁说理去?
这是一个周长城不认识的世界,他和万云一样茫然。
除了姚劲成,裘松龄大概是他们生活中唯一能接触到的真正的有钱人,桂春生自然也不差,可跟裘松龄相比,他十分低调,走在路上,跟普通的知识分子没有什么区别,桂老师没有必须要穿高档西装和皮鞋的习惯,甚至车子卖了之后,他也没再重新买,衣食住行中,也就是对吃这一方面要求高一些,其他的行为,跟“有钱人”这三个字是不沾边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