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长城第一回带“徒弟”,有点把握不准中间的尺度,因为前几年被同事针对,养成了他做事异常谨慎细致的习惯,很多项目他都会双份留底,就算加班也要完成闭环,坚决不让事情留到第二天去,再加上他一路走来,在贵人缘上还算顺畅,受了周远峰、安师傅和梁志聪那种没有保留教授“徒弟”的影响,总觉得现在这个年轻人跟着自己,自己也要手把手地带着他,不能松懈。
工作中的周长城对自己严格,对他人也严格。
但这个叫文才的徒弟,并不领周长城的情,他原本是生产岗的工人,做的是被动式的执行类的工作,做得不算特别好,但也没有犯错的情况,因为爱吃宵夜,跟王忠良很熟,刚好周长城要这人,王忠良也是好心,想让他出来跟着周工学点东西,有这个机会,就把他推荐给了周长城。
文才在生产岗,有些松散惯了,周长城那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他非常不适应,有时候周长城说了十多分钟的项目要点,他跟个哑巴似的,连个“嗯”都不说一声,问他是否听懂,是否要放缓速度,问出去的话也是石沉大海的,周长城好几回都觉得自己的话全打在了棉花上,很难得到反馈。
对文才来说,这种脱离生产岗,像行政岗转变的机会,来得太过容易,他不晓得珍惜。
这样费心费力带了一个多月,最起码对公司的整个项目流程和目前在做的事情都应该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才对,可文才这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全都必须让周长城点头应承,他才肯踏出一步,转头还和原来的同事说周长城藏着掖着,只教了皮毛,根本不是诚心带新人的。
最让人恼火的是,姚生和梁志聪来了,想看看周长城这儿的“带教”工作做得怎么样,这个文才竟当着姚生的面说,周长城什么都没教给他,他对目前公司的项目工作一窍不通。
把周长城气得当场就把手上的笔给扔了出去,他现在也是会恰当发脾气的人了。
姚劲成不赞成地看了眼周长城,让他稍安勿躁,本还想多问文才几句话,但见这人嘴里确实问不出什么实际的内容,只好失望地让人出去了。这个文才,根本不像周长城刚开始时肯用功的态度,周工刚接手一些项目统筹工作时,可以感受到他在中间的笨拙和吃力,但每次见面,姚劲成都会发现他的进步,这是个有自驱力的人,所以周长城在错误中成长,老板愿意给他犯错的机会。
等文才一关上会议室的门,梁志聪不厚道地笑了出来,看着气急败坏的周长城,忽然发现自己运气还是好的,带着广州厂三个不算聪明的下属,虽然时常被气得暴跳如雷,但至少这三个下属没有当着老板的面坑自己,平日也还算努力工作,跟紧自己的进度。
姚生不在乎这些中间斗争、内耗的过程,他只需要结果,他就是要组建一个项目团队,周长城是广州厂的小领导,没有带出有潜质的新人,那就是工作能力问题,板起脸,不苟言笑的脸看了梁志聪一眼,说:“,虽然你是设计部的,但说到底还是周工的上司,开完会,你给周工讲讲怎么当组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